Search

【 該怎麼把話「清楚明確」地說出來? 】
父母常常埋怨孩子「不聽話」,事實上,有時是父母沒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 該怎麼把話「清楚明確」地說出來? 】
父母常常埋怨孩子「不聽話」,事實上,有時是父母沒把話「說清楚」。

該如何把話說清楚呢?

《寫給忙碌父母的育兒百事》提供5個實用的方法。

其中 #講出心情 和跟先前介紹過的書《非暴力溝通》提供的 #表達感受 是一樣的。

和孩子說話時,父母很習慣一開始就挑錯,可是沒人願意被指出錯誤,就算對方是自己的父母也一樣。

父母自己也不願意被別人挑錯啊!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,不要硬逼孩子去做。

另外,表達情緒一直是華人在親子關係上的弱項,我們總覺得說出自己的心情,會破壞父母高高在上的形象。

其實人和人的關係優先於教養,而想建立關係,就要從分享彼此的心情開始。

別忘了!關係是否親密,是從一顆心到另一顆心的距離決定的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以下內容,出自出自《寫給忙碌父母的育兒百事》一書。

利用以下5種技巧,就能以更有效的方式,跟孩子把話說清楚。

1️⃣ #照事實陳述
當小孩因為粗心大意、惡作劇或偷懶、蹺課,而發生某些不好的事的時候,大人就會不自覺開口說:

✅「要我說幾遍,你才聽得!?」
✅「你真沒責任感!」
✅「你沒資格做○○」
等等之類的話。

可是,這時候大人應該要改變說話方式,不要那樣說,而是只針對現實中發生的事,照實說出來。

因為小孩一聽到自己的錯誤被指摘出來,便容易心生反抗,所以大人如果照實說,引導小孩去思考自己該怎麼做,反而比較有效。

這是由於小孩聽到大人具體說出現實情況後,會想自己去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。

2️⃣ #提供資訊

斥責的語言是多餘的。請用以下的說法

✅「如果你能幫個忙,我會很高興」
✅ 「不整理冰箱,東西會放到壞掉」

把「將現在做的事情會帶來怎樣的好(或壞)結果」當成資訊,告訴小孩。

3️⃣ #用一句話說完
如果是每天都會重複發生的事,像是襪子脫了亂丟、無法遵守規定等等,與其朝小孩嘮叨地唸一大串,不如用

✅ 「○○,你的襪子!」
✅ 「玩球去外面玩!」

之類的俐落果決的說法,反而比較有效。
吉諾特博士說:「想要說得理直氣壯,就必須簡潔有力。」

4️⃣ #講出心情

「我不喜歡」「我覺得很傷腦筋」「我覺得焦躁」

當大人想要誠實表達情緒時,採用留言方式會比較容易傳達。

表達的訣竅,是具體講出自己在那個當下在意的是什麼,以及為何會出現那樣的情緒。

大人也能同時藉由這個方式,讓小孩逐漸明白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。

請參考下列所舉的範例。

✅ 「媽媽很忙,所以找你們來幫忙,結果卻沒有半個人願意來幫我,這麼一來媽媽當然會想生氣啊。」

5️⃣ #寫下留言

當大人不管說了多少次,小孩都聽不進去的時候,就會感到很疲憊。

這時候,寫下來給小孩看有時會比較有效果。

把自己想表達的訊息寫在紙上,貼在與內容相關的地方。

。。。
《寫給忙碌父母的育兒百事》內容沒有深奧難懂的教養理論和學說,簡單易讀。

每一章都可以獨立閱讀,讀的時候不會有讀不完的壓力,這點非常貼心,適合每個忙碌的媽媽,利用育兒的碎片化時間閱讀。

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。

。。。

圖片來源 | freepik
書籍資訊在連結處

圓神出版.書是活的


Tags:

About author
閱讀影音節目 | https://linktr.ee/read_recipe
內容創作者,熱愛閱讀與寫作,目前旅居上海。雙寶娘合作事宜,請來信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